当前位置:首页>信息中心> >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:《入菩萨行论》讲解(91)
堪仁波切彭措郎加慈悲开示:《入菩萨行论》讲解(91)
发布时间:2020-12-01 点击数:1794

《入菩萨行论》讲解(91)


    正文:月光清凉檀香味遍布,石头堆砌小屋真舒适,

         无声安静山林风轻摇,生起利益一切众生心。

    讲解:第八十六个偈句主要讲述:在寂静处修行的菩萨,他的安乐或舒适,可以用转轮王的舒适进行比喻:当转轮王热的时候,有人用檀香做的扇子给他来扇风,让他能清凉下来;当天暗的时候,有人会用珍宝所作的灯盏来给他照明。

    对在寂静之处修行菩萨行的菩萨而言,是用自然月光来照明,而且檀香月光的清凉,是自然而然能够获得的。在寂静山林里,菩萨可以随意地行住坐卧,非常的自然、舒适。日夜无声的寂静山林里,山风在轻轻地吹拂着,菩萨在这里修行菩提心,思维如何能够利益众生。


    正文:空屋树下以及岩洞中,自由自在随喜可安住,

         没有任何执著之痛苦,毫无观待宽坦而行事。

         率性随意又没有贪著,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,

         所谓知足常乐即如此,就算天神都难享受此。

    讲解:第八十七、八十八个偈句。在无人寂静之处,空屋下,或者树下、岩洞中,没有任何关于财物、享用方面的执著,没有任何需要挂念或守护的东西,也没有任何的观待,非常的宽坦、安然,跟亲友、怨敌等也没有任何的关系,就算是帝释天、转轮王也很难获得这样身安心喜的状况。

    少欲知足的关键是心没有任何的挂碍,没有任何不满足的想法,很少的享用就可以很满足。按照龙树菩萨的说法,就算是没有财的人,他有知足的念头,就等于是有了非常广大的资财。如果没有知足的心态,就算是全世界的财物都给他,他的心中还是会有所需求,这样的他其实还是属于贫穷的。

    同样的道理,比如我们有一千元,别人也有一千元,在数量上完全是一样。但如果我们想“我有了一千元,就可以去买吃的、买穿的”,心中会比较欢喜;如果那人心中想“我只有一千元,花一块少一块”,心中就会有不欢喜的状态。虽然同样都是有一千元,但是如果有知足之心,就会处在安乐之中;如果没有知足之心,就会一直处在吝啬、痛苦等不安乐的状态之中。有无知足之心完全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 从外物来讲,当然谁的钱最多,谁就是最富裕的;但是如果从内心状态来看的话,少欲知足的人才是最富裕的,哪怕只有一点点他就会很满足。


    正文:自己心中反反复复地,思维如上寂静之功德,

         自然妄念逐渐会息止,正好可以修行菩提心。

    讲解:第八十九个偈句。对上述寂静处的功德有了了解之后,我们对家庭、田地、物品、享用等就不会有执著,身是安静的,心是没有任何妄念的,对怨敌、亲友、财物的妄念也会慢慢的息止。

    在这种情况下,下面所说的自他平等、自他交换菩提心就可以很好地修行了。


    正文:思维自己他人都平等,此乃首先应勤修之法,

         因为欢乐痛苦都平等,所以我应护他如护己。

    讲解:第九十个偈句。想要修行自他交换菩提心之前,一定要先修行自他平等菩提心,如果不修自他平等菩提心,自他交换是没有办法做的,所以首先应该修自他平等菩提心。

    在两种菩提心中,首先应该努力修行自他平等菩提心。这种菩提心如何来修呢?应该这样去思维:自己和他人是一样的,都希望得到安乐而没有任何的痛苦。既然在求乐弃苦方面,自己和他人都是一样的,那我们作为菩萨,就应该像守护自己一样地去守护他人,要像自己求安乐一样地去帮助他人一起求得安乐,要像自己断掉各种苦一样地去帮助他人断掉苦。

   (未完待续)


在线客服